下方影片,洪毓棋醫師直接說給您聽,當然文章的資訊還是比較豐富呦!兩者都可供參考
心房中隔缺損是常見的心臟診斷,不論在產前的高層次超音波發現胎兒心臟有個小破洞,或是出生後寶寶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常讓父母疑惑到底要不要緊,為何有些寶寶嚴重到要開刀,有些寶寶卻完全無症狀(也不一定會有心雜音)呢?而推薦來高雄心臟專科洪毓棋醫師的診間諮詢
首先得了解,心房中隔是為了將心臟分隔為左右邊所長出來的構造,但1000位寶寶約有2位的中隔於出生時尚未發育完整,因此稱為心房中隔缺損。在寶寶成長發育過程中,中隔也會隨著發育而將缺損癒合,因此會自然痊癒的。
|
若寶寶的心臟只有心房中隔缺損,無其他心臟問題,則長大成人前不會有呼吸困難、體重增加緩慢等心臟症狀(詳情文章:兒童心臟症狀)。單純心房中隔缺損的病患通常在40-50歲左右逐漸會有呼吸困難、運動能力下降、下肢水腫、倦怠等心臟症狀。由於中隔的生長是自然進行,無藥物可以加速生長,寶寶也不會有症狀,因此不需要做特別的治療,只要追蹤即可。台灣兒童心臟學會推薦6-12個月時,檢查心臟超音波,屆時若仍有缺損則持續追蹤即可。
當然父母仍常有以下疑問,洪毓棋醫師需要特別跟家長做說明
- 何時會自行癒合
- 缺損有多大
- 若一直未癒合,要不要治療
自行癒合的情況如何,幾個月大會癒合
缺損的大小及位置,與癒合的情況有關。在此針對最常見的缺損位置,以缺損大小來做討論。不管孩童年紀為嬰兒或國高中生,在診斷時的缺損若為8-10mm,則自然癒合的機會幾乎為零,頂多是缺損變小一點。不同研究有不同的結論,而原則上缺損愈小,則自行癒合的機率愈高。雖然沒有統一的結論,但台灣兒童心臟學會建議6-12個月大時再檢查即可。
此研究發現兒童診斷時若缺損大於10mm,則無自行痊癒的案例 修改來源: Hanslik A. Pediatrics. 2006 |
寶寶的缺損大小是多少?
心房中隔缺損通常不是圓形,此病例為卵圓形 修改來源: SEGALL HN, SPIRA EN. Can Med Assoc J. 1964 |
由於2D超音波並不是直視這個缺損,而是橫切這個缺損,因此不同切點,可能會有不同的缺損大小評估。若家長問起缺損大小,洪毓棋醫師仍會告知大小且讓家屬了解多大的缺損才可能不會癒合,但即使是大於10mm的缺損,在成人前仍不會有症狀,再評估心臟功能,確認對寶寶無影響,好讓家屬放心。
左圖: 白色薄薄的中隔,在中間處呈現不連續,為缺損 |
若未自行癒合,該治療嗎?
治療與否還是得取決病童的症狀、心臟負荷程度與父母的想法。中隔的生長是自然過程,沒有藥物可以推薦治療加快中隔生長,若有心臟症狀而吃的藥也不是針對中隔生長。現在大多數的心房中隔缺損是先推薦心導管的方式,使用關閉器將缺損閉合,若心導管關閉術不適合則採用傳統開胸開心手術。由於單純心房中隔缺損的孩童在成人前多無症狀,得藉由超音波追蹤心臟的狀況,來決定是否要關閉。當然也有家屬認為缺損即是疾病,想要儘早關閉,這就有賴與高雄心臟專科洪毓棋醫師的溝通了。
使用心導管關閉器治療心房中隔缺損 修改來源: Healthwise 及 Davids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23e |
平時我會給家屬的解說
在平日工作中,檢查完超音波發現寶寶單純只有心房中隔缺損,會跟父母解釋
不用太過擔心,目前不需治療,只要6-12個月時定期追蹤超音波即可,大多數會自行痊癒,這也是很常見的診斷。
若父母很擔心則會告知需注意的心臟症狀及日後的心導管關閉術。假使家長有其它考量,想要儘早知道缺損是否癒合,仍是得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可在六個月前與高雄心臟專科洪毓棋醫師討論安排檢查即可。
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