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鐵劑與寶寶鐵劑的重要性:給父母的科學指南

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鐵質攝取至關重要。鐵缺乏是全球最常見的營養問題之一,而缺鐵性貧血可能會導致寶寶神經發育的長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對於早產兒來說,由於他們在孕期晚期未能充分儲備鐵質,因此鐵劑的補充尤為重要。高雄兒童心臟專科洪毓棋醫師藉由美國及台灣的鐵質補充指引,來告訴家長們鐵質的重要性。

早產兒鐵劑補充的需求和重要性

早產兒(即懷孕37週前出生的嬰兒)通常會缺乏鐵,原因在於懷孕第三孕期是寶寶鐵儲備的關鍵時期,而早產兒因提早出生無法完整儲備所需鐵質。因此,早產兒鐵劑成為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補充,建議從出生後的第一個月開始,每天補充2毫克/公斤的鐵,一直持續至12個月,特別是針對母乳餵養的早產兒。

缺乏鐵的症狀其實很不專一,常常被忽略,可參考下圖。

缺鐵寶寶的症狀
家長可能會忽略寶寶的缺鐵狀況
資料來源:雀巢營養科學院

何時開始補充?

研究顯示,早產兒在出生後的快速生長期中需要較高的鐵攝取來支援血液生成和神經發育。一般來說,對於母乳餵養的早產兒,鐵劑建議從1個月開始補充,以達到適當的鐵攝取需求,並持續到寶寶開始攝入含鐵的輔食為止。若早產兒在住院期間接受了多次輸血,則可能不需進行鐵劑補充,但仍需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

足月寶寶鐵劑補充的重要性

足月出生的寶寶通常能儲存足夠的鐵,足以應付出生後4至6個月的需求。然而,隨著寶寶成長到4個月以上,他們的鐵需求也會大幅增加。此時,若未能從日常飲食中獲取足夠的鐵,可能會導致缺鐵風險,因此需適時補充寶寶鐵劑。

母乳餵養寶寶的鐵劑需求

母乳含鐵量有限,因此,對於母乳餵養的足月寶寶,建議在4個月大時開始補充每日1毫克/公斤的鐵,直到寶寶能攝入含鐵的輔食(如鐵強化米粉)為止。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AP)的建議,專家指出,母乳餵養超過6個月的寶寶,其缺鐵性貧血風險顯著增加,尤其是出生體重較低或有其他風險因素的寶寶。

配方奶餵養寶寶的鐵攝取

配方奶通常已添加了鐵質,並且一般標準配方奶的鐵含量在每升10-12毫克,這一含量通常足以滿足寶寶出生後前12個月的需求。建議家長從4至6個月起開始逐步引入含鐵的輔食,避免寶寶在1歲前攝入過多牛奶,而應適量補充富含鐵的食物,促進寶寶的健康成長。

1-3歲寶寶的鐵需求

1至3歲的幼兒每天建議攝取7毫克的鐵。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來自天然食物的鐵攝取非常重要,建議家長多提供紅肉、強化鐵的穀物、豆類及深綠色蔬菜等食物。此外,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草莓等能促進鐵的吸收,是輔助攝取鐵的重要選擇。

各種富含鐵質的食材
資料來源:雀巢營養科學院

對於較難從飲食中獲取足夠鐵質的寶寶,家長可以考慮額外使用寶寶鐵劑補充產品,如鐵劑滴劑或咀嚼錠等,且需遵循專業醫師的建議來控制劑量,避免鐵質過量。

如何篩查寶寶是否缺鐵?

AAP建議在寶寶約1歲時進行一次血紅素篩查,以判定寶寶是否存在缺鐵或缺鐵性貧血的情況。篩查方法包括血紅素濃度測量,並配合一些可能的高風險因素評估,例如早產、低出生體重、長期純母乳餵養未補充鐵劑的寶寶,或是以全脂牛奶或不含鐵的輔食品作為主要食物來源的寶寶。由於缺鐵可能對寶寶的認知及行為發展帶來影響,因此早期篩查能幫助及時介入。

對於有輕微缺鐵或貧血跡象的寶寶,若能透過1個月的鐵劑補充使血紅素濃度增加至少1 g/dL,即可初步判定治療有效。進一步確認的方式則可通過測量血清鐵蛋白及C反應蛋白的數值高低,或網狀紅血球血紅素含量來確定是否有缺鐵問題。

寶寶鐵劑補充的注意事項

鐵劑補充雖對寶寶成長重要,但也需適量,過量可能導致鐵過多,對某些器官(如肝臟)造成負擔。因此,若家長選擇補充鐵劑,一定要按照醫師指示,避免自行加量或長期使用。家長可記錄寶寶的鐵劑補充進度,及時提醒醫師後續檢查及監控寶寶的成長變化。

預防缺鐵及缺鐵性貧血的建議

根據現有的臨床研究,AAP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幫助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預防寶寶的鐵缺乏:

  • 早產兒與母乳餵養寶寶的鐵劑補充:早產兒應在1個月後開始補充每日2毫克/公斤的鐵劑;母乳餵養的足月寶寶則在4個月後開始補充1毫克/公斤的鐵,直到寶寶開始吃含鐵輔食。
  • 副食品的引入:建議從4至6個月起加入含鐵輔食(如鐵強化米精),避免過早或過多以牛奶為主要食物來源。
  • 1至3歲寶寶的自然飲食補鐵:以紅肉、綠色蔬菜、豆類及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為主,滿足每日7毫克的鐵需求。
  • 定期篩查及跟蹤1歲時進行血紅素測試,如有貧血跡象則進一步檢查,追蹤鐵劑補充效果。
鐵劑的適量補充對寶寶的健康發育至關重要,無論是早產兒還是足月寶寶都應該在合適的時間進行鐵質補充。雖然寶寶可能看起來無症狀很健康,但洪醫師都希望能按照醫學所研究出來的建議,好讓寶寶能夠適時地成長,再說:
補充鐵只要不過量,沒啥危害呀!不是嗎?

食材的含鐵量
資料來源:雀巢營養科學院